新華網天津3月26日電(張建新、楊陽)肝癌是我國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,肝臟患病初期十分隱匿,多數患者發現已經是中晚期,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。專家說,積極預防和治療基礎肝病、早發現早治療十分重要。
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、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陸偉教授說,肝臟是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,在身體里扮演著“凈化器”的功能,同時肝臟也是一個“沉默寡言”的器官,即使三分之二的肝功能受損,患者仍然不疼不癢,也正是因為肝臟不愛“表達”,使得肝癌在發現時大多已經到了中晚期。
肝炎-肝硬化-肝癌這是肝癌經典的“三部曲”,隨著國家的重視,乙肝、丙肝等慢性肝炎發病率正在逐漸下降。但是有一種發生在大家身邊的肝病正在被忽視,那就是“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”。
陸偉說,統計顯示,我國有3.8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,其中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約占其中六成。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早期隱匿,發病率高,病程較長,患者不易察覺,可以跨越肝硬化這個階段,直接轉變成肝癌。超重、肥胖、高熱量飲食、熬夜、作息不規律的人都是易感人群。
第二類人群是糖尿病人群。糖尿病已經成為繼肝炎之后肝癌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。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腫瘤內科科主任張寧寧教授說,糖尿病患者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胰島素抵抗致脂質代謝障礙,其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,脂蛋白合成出現障礙,肝內發生氧化應激和脂質過氧化,從而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、炎癥介質產生、肝星狀細胞激活,進一步產生肝細胞的炎癥壞死,肝臟在反復慢性炎癥刺激和自身修復之后,形成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最終導致肝癌的發生。
第三類人群是中年人。肝癌誘發因素除上述之外,酗酒、工作勞累、精神緊張、易怒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。根據調查顯示,在肝癌患者中,近50%的肝癌患者是40至50歲的中年男性。
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腫瘤外科科主任宋天強教授說,40歲至50歲的中年男性一般處于事業的頂峰期,普遍存在長期疲勞、緊張、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,酒精在人體內分解代謝主要靠肝臟,長期飲酒不僅會讓肝臟“超負荷”運轉,甚至引發肝病,肝癌也更容易趁“虛”而入。
專家建議,對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、丙型肝炎病毒感染、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、酗酒、黃曲霉毒素攝入、肝癌家族史、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且年齡大于40歲的男性等高危因素的患者,專家建議至少每6個月進行肝臟超聲和血清甲胎蛋白檢測。
|
![]() |